建筑防雷檢測工作的技術要求和工作流程,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可以更好地規范建筑防雷裝置的檢測,提高我國防雷防雷能力。但是現實的情況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論。下一步,瑞熙達防雷工程小編將與大家就防雷檢測技術與方法進行交流與分享。
建筑雷電探測技術與方法
1、閃光燈檢測
閃光燈的種類有針,帶,網,線,金屬等。先計算閃光燈保護范圍。
(1)用滾球法計算避雷針、避雷線的保護范圍,應注意其影響。
(2)用網格法判定避雷帶和網的保護范圍,檢測其網格大小、敷設方式、避雷帶與引下線的連接、閉合通路等。
(3)對于建筑物頂部凸出屋頂的非金屬物體,以及放散管、呼吸閥、排氣管等排出危險氣體、蒸汽或粉塵的管口以外的有關空間,也要檢查其是否處于防雷保護范圍內。第二步檢查接閃器的高度,材料規格,安裝位置(易受雷擊的部位安裝),防腐措施,連接形式和質量等。此外,還要檢查建筑物頂部閃光燈、建筑物頂部暴露的其他金屬物體、引下線是否電穿穿,以及檢查接閃器上是否有附加連接的其它電氣線路;檢查架空避雷線、網與被保護物之間的距離是否符合要求。
2、檢測接地電阻
(1)檢驗伏安法。測量電阻器時,必須先估計電流的大小,選出合適截面的絕緣導線,在準備測試時,可以用一個可變電阻 r來調節電流,當正式測定時,就會產生一個可變電阻短路,用電流計和伏特計得到的數值計算出接地電阻。用伏安方法測量地阻有明顯的缺點,試驗時,接地棒距離為20~50 m,輔助接地距離為40~100 m。此外,受外界干擾影響很大,有時在強電壓下無法測量。
(2)測量儀檢定方法。單鉗接地電阻測試儀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地阻儀。該儀器體積小,操作也很簡單,所以,不失為一種檢測接地裝置優劣的理想儀器。本儀器可用于電線桿塔、微波塔、避雷針等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測量。在試驗中,盡管單鉗口接地電阻測試儀使用一定頻率的信號排除干擾,但是當被測線纜上電流很大時,測量結果就會受到干擾,導致不能準確測量土壤電阻率。雙鉗方法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因此當外界強烈干擾時,推薦采用地樁法進行測量。對系統大接地、電網接地、土壤電阻率測試和輔助設備有良好接地條件的場合,還應選用地樁輔助法接地電阻測定儀。本儀器可有效保證地阻測量值的重復性、穩定性。
3、引下線檢測
先檢查引下線根的數量,然后用鉗型電阻器檢測是否連接。求其間距是否符合要求,布設是否均勻,邊角、拐彎處是否設置引下線;柱筋引下線是否選擇兩條主筋。注:三類建筑物當僅利用周圍建筑物的鋼柱或柱子鋼筋作為引下線時,可按跨度設置引下線,且滿足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大于25 m。對明敷引下線,應測量其材料規格、施工工藝,包括連接形式和質量、防腐狀況等;暗敷的引下線按暗敷進行隱蔽工程記錄。此外,還要檢查引下線是否與其它電氣線路連接。對引下線電阻測試端子的測試,按每條引下線計1個測點測量其接地電阻值。設置斷接卡的明敷引下線(非單根)應將其斷開進行測試。
4、防雷擊的檢測
高樓大廈首道均壓環高、環距、均壓環材料規格、敷設方式、外墻欄桿、門窗等大型金屬物與防雷裝置連接狀況、防腐措施、連接形式與質量等(查看跟蹤檢測隱蔽工程記錄)。利用測試儀測量大金屬的接地電阻或防雷裝置的過渡電阻值。每一個獨立的均壓環測量方法可按2個測點進行測量;金屬門窗、欄桿等外墻金屬物及其預留接地每2個測點1個測點;玻璃幕墻每10 m×10 m計1個測點。
5、雷擊入侵金屬管道的檢測
防雷電波侵入對金屬管道的防護措施:
(1)第 一類防雷建筑檢測架空金屬管道是否連接到建筑物進出建筑物時的接地裝置。是否每隔約25米對距離建筑物100 m以內的管道進行接地;在埋地或地溝內的金屬管道檢查是否連接到建筑物出入處的防雷接地裝置;
(2)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檢查架空或埋設金屬管道在建筑物進出時,是否鄰近或直接與防雷接地裝置連接或接地。二級防雷建筑物也需要檢查架空金屬管道是否在距離建筑物25米處接地一次。檢驗有關連接線的材質和規格,以及接地的連接導線,進一步檢查連接質量。對金屬水管、金屬煤氣管、其它金屬管道按每一個接地進入建筑物入口計1個測點,測量其等電位連接過渡電阻。